AI进课堂带来这些数字新体验→

2024年05月13日 | 五星体育节目回看点播

点击:1

  从数字人助教到答疑大模型,从智能翻译到数字体育教练……当AI应用到教育领域,会擦出哪些新火花呢?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推动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开展。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创造力?“AI+教育”现状如何?还有哪些难点需要突破?跟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的镜头,走进各地学校,去感受一下他们的人工智能兴趣课——

  在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人工智能课包含了机器人组装、无人机操作、智能家居设计以及3D打印等。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人工智能社团。

  长春市实验中学团委书记 贾凯超:通过开设人工智能社团课,降低了学生实现想法的门槛,让学生有能力感受创造的魅力。

  在重庆沙坪坝区的树人景瑞小学,五年级同学借助编程、语音识别等AI技术,自己动手设计出智能声控灯、泡泡机、加湿器、智控风扇等科技作品。

  在江苏扬州中学高一年级的通用技术课上,老师以春季赏花怎么来识别樱花和桃花为例,对比人工识别和机器识别的异同,让学生理解机器学习的原理;在信息技术课上,老师将《红楼梦》前后章节的作者之谜带入课堂,学生通过读懂代码,自己动手运行程序,最终得到预测结果,增强了探索的兴趣。

  依托人工智能搭建的个性化学习途径和平台也让数学课和英语课更有明确的目的性,做到了因材施教。

  在北京的一所中学,数学老师不是给全班学生布置同一份习题进行统一练习,而是通过学校自主研发的运算小程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了精准诊断和运算练习的个性化推送。同时,英语老师也会利用AI互动智慧课堂,对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听说数据来进行即时记录、保存和分析,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学习辅导。

  当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领域,也有一些老师和家长表示担忧,像AI写作文、AI算算术、“AI+作业”等学习模式,会不可能影响孩子的真实学业水平?如何避免“AI+作业”变成升级版的“偷懒神器”呢?

  记者在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观察到,学生在英语课上应用较多的是某些App的拍照翻译功能或者有声词典笔。

  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学生 罗婧:它可以很便捷地得到答案,我们平时像作业遇到不会的题,一拍即得答案。然后平时遇到作文没有思路的时候,也能够正常的使用这些AI来让我们获取一些思路。

  以往要消耗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作业,有了AI帮忙很快就能“秒出”答案。采访中,家长普遍对“AI+作业”表达了担忧。

  扬州中学物理教师刘小兰透露,因为AI工具的使用,物理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提高,但因为数据收集和处理更多交给了机器,学生的计算、图像处理、数据整合等能力将有所弱化。

  扬州中学物理课教师 刘小兰: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作图,猜想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找出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而不是单纯依赖于机器来处理数据。(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 张旭成 郭宝来 丁然 王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